許多大學研究證明,在家中或辦公室種植植物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減少疲勞和壓力,更有助於改善室內空氣, 促進我們的健康。但如果是剛剛開始種植植物的朋友,盆栽照顧可能會讓您感到困難或困惑。但不要緊, 只要我們抓住了幾個重要技巧,就能養好植物了!
盆栽照顧其中最重要的5個種植技巧是澆水量、盆栽植物的選擇、土壤配合, 光照需求、病蟲害預防及防治。正確的澆水方法可以確保盆栽獲得足夠的水分和養分,而良好的種植技巧可以幫助令植物生長得更健康和美麗。
在本文中,我們將就以上的幾方面介紹基本的種植技巧,以及如何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確保我們心愛的盆栽能得到好的照顧。同時,我們還會分享一些實用的盆栽種植提示,希望能幫助大家更成功地照顧家中的盆栽, 慢慢再鑽研成為一名盆栽專家。
我們先來談談如何正確地為盆栽植物澆水。這一直是植物護理中最重要亦最容易令人困惑的一環, 因為根據植物種類的不同, 就有不同的澆水量。但只要慢慢累積經驗,您很快就會知道如何解讀植物的信息並有信心地給它們澆水了。
盆栽植物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生長茁壯,但過量的澆水也可能導致根部缺氧腐爛和植物死亡。因此,澆水的頻率和方法非常重要。一般來說,我們應該確保盆土表層乾燥後再澆水,這樣可以避免過度澆水。當澆水時,應該注意避免泥土長期被水浸著,以免植物的根系缺氧受損。
植物的生長環境也會影響澆水需求,如果植物置於室內的乾燥環境,如經常開冷氣的辦公室或者盆栽放在陽光直射下,則需要更頻繁地澆水。
那如何知道盆栽什麼時候需要澆水呢? 我們可以每週檢查盆栽植物的土壤兩次,判斷盆栽是否需要澆水。檢查方法有幾種:
當我們知道需要為植物加水時,該澆多少才足夠? 盆栽植物需要的水量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種植介質、植物的種類、大小、生長環境、氣候條件等等。我們需要了解盆栽的特性再衡量水量及頻率,一起來看看各因素如何影響水量。
先來看看種植介質,種植介質是植物獲取水和營養的媒介,它包括泥土及其他物質例如石粒、樹皮等,所以我們一般稱它為種植介質,它和泥土有相似亦有不同的地方。(🌱泥土知識:泥炭土、培養土與一般泥土的分別)
種植介質是影響盆栽需要水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它的組成比例會直接影響其保水性和透水性,從而影響植物的水分需求和排水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種植介質類型:
水苔是一種蘚類植物,生長在潮濕的環境中,通常出現在沼澤、湖泊或潮濕的草地上。水苔因其高度的吸水性能和通風性能而成為了盆栽植物栽培中常用的介質。
在盆栽植物中,水苔通常用作種植介質,尤其是蘭花和其他喜好較濕潤生長環境的植物。水苔可以有效地保持植物所需的濕度,並且可以提供足夠的通風性,防止根系長期浸泡在水中。一般而言, 水苔可保持水分一星期左右, 若留意到乾燥, 即需澆水。
接下來,我們來分辨一下盆栽植物的種類,因為不同種類的植物對水分的需求不同,植物種類很多,我們可以根據其生長習性和生長環境來進行分類。下面是一些常見的植物種類及其生長習性:
對於蕨類植物,盆土表層感覺乾燥時就可以澆水,但要避免過度澆水。定期噴灑水霧來保持葉面濕度,可以每天或隔天噴灑一次。而苔蘚植物的盆土保持濕潤但避免積水,可以每星期或每隔星期澆水一次。
小貼士: 苔蘚植物喜歡軟水,可以使用過濾水或煮沸過的自來水。
根據以上幾步,大家都對自家的盆栽了解更多了嗎? 我們大概知道它們是對水分需要多或是少就已經足夠。需水量多而介質吸水的每星期一至兩次澆水, 若疏水介質比例多,就要增加頻率,留意到乾燥就澆水。需水量少的多肉植物可兩到三星期才給水。
然後我們看看有什麼澆水技巧,最好的澆水方法是讓土壤充分浸透,而不會積水於泥土中。可能的話,盡量在早上澆水,因為我們可以查看碟子中是否有積水,可以及時倒掉。 澆水時,將水澆在土壤上,而不是澆在植物上。 輕輕地將水灑在整個土壤表面,讓它浸透。繼續加水,直到它開始從容器底部滲出。 讓土壤吸收多餘的水分,然後倒掉剩餘的水分,以免植物浸泡在水中。除此之外,對特別的植物,大家可參考以下技巧:
知道了澆水的秘訣後,我們基本上就可以擺脫植物殺手的標籤了! 但要把盆栽養得好,盆栽植物種植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植物的生長環境、土壤質量、肥料和日照等因素都會影響其生長狀態。為了保持植物的健康和生長,我們還需要選擇適當的土壤和肥料,並確保植物能夠得到足夠的陽光和溫度,以及使它們不受病蟲害的傷害。如果您發現植物的生長狀態不佳,可以考慮更改植物的生長環境或調整肥料的種類和用量。
大多數室內植物都需要適量的光照,如果植物獲得的光照多於或少於其最佳生長所需的光照,它就會受到壓力並容易出現問題,例如生長緩慢、開花少、疾病和害蟲。 光照不足的症狀包括向光源伸展或傾斜、生長稀疏、變得細長、失去葉子顏色或雜色,以及產生較小的葉子。 光照過多的症狀包括葉子上出現白色焦痕、枯萎和乾枯的葉子。
那我們如何知道盆栽需要多少光? 我們在判別光照需求時, 可先分辨盆栽是屬於全日照還是半日照植物,從而調整光度。
如果您有開花的室內植物,例如非洲紫羅蘭和秋海棠,它們需要更多的光照才能開花。那我們就要把它們移近陽光充足的地方。若家中有陽光散射到的窗台,窗戶 3 尺範圍內都是提供光照的最佳地方。陽光是植物最好的全光譜光源。
但如果我們的窗戶不夠陽光怎麼辦? 這時可以選擇使用全光譜螢光燈或LED燈,每天讓它們發光12-16小時,這樣可以提供足夠的光照,幫助植物生長健康,尤其是在冬季較多陰天的季節。Bioinstitue關於植物燈的光譜如何影響植物的生長的文章。
這裡也推薦10種花期長的室內觀花植物,讓大家多點選擇!
由於盆栽的泥土較少,未必能像農田般依賴微生物持續再生的營養,因此讓盆栽植物茁壯成長需要肥料的幫忙。肥料有不同形式,每一種都有不同的用法。 有水溶性、顆粒式和液體肥料等等,它們大多都可以直接使用或用水稀釋後使用,非常方便。 根據植物不同的生長期,會需要到不同的必需營養素,我們常說的有3大植物生長重要元素氮磷鉀和8種微量元素,都是維持健康的關鍵。建議每個生長季節使用一次緩釋配方或堆肥產品,它們的效用媛慢但持久,可以持續使用六到九個月。 有機肥料則包括堆肥、魚肥、和海藻肥等,都是非常好的環保肥料。 使用肥料時,只需要按照包裝說明進行即可。
但是要注意不要過度施肥,因為會對植物造成傷害,如您發現葉子邊緣好像燒焦了的模樣、葉子形狀捲曲或土壤表面或盆緣出現白色結晶,就可能是施用過多肥料了。因此,在使用肥料時,記得要注意用量,以免對植物造成不良影響。
偶爾我們會發現盆栽附近有些小飛飛或葉面上有小紅點/小白點, 這些都是植物感染病蟲害的症狀。病蟲害是盆栽常見的問題,原因可能是環境通風不足,營養不良,水分過多或少造成。當植物生長受到壓力時就容易受病菌和蟲害侵襲,就像我們抵抗力不足會生病一樣道理。 植物病害可以由細菌或真菌造成,蟲害則是由以植物為食物的昆蟲影響。
病蟲害會對盆栽造成嚴重的損害,甚至可能導致死亡。因此,預防病蟲害非常重要。以下是幾個簡單易懂的預防病蟲害要點:
如果您發現盆栽已經感染了病蟲害,應盡早採取措施來治療它。您可以嘗試使用天然方法或者請專業的園藝人員幫助您處理,及時治療已感染的盆栽,避免感染其他盆栽。這些簡單易懂的要點及下面的天然驅蟲方法可以幫助您預防病蟲害,讓您的家居盆栽健康茁壯。
盆栽的葉面上會慢慢積累灰塵和污垢,雖然這不會直接影響植物健康,但卻會影響美觀並可能使葉面容易滋生細菌。因此,定期檢查和清潔盆栽植物是非常重要的。經常檢查和清潔盆栽植物可以保持植物的健康,並促進它們的生長,有助於及時發現並治療可能存在的病蟲害和其他問題。
如何檢查和清潔盆栽植物:
如果你種在小花盆中的幼苗長大了,就需要換一個大花盆了。不過,有些室內植物成熟後卻不怎麼需要換盆,有些植物根部雖然長得很擁擠,但反而可以令開花更好。
但一般情況下,植物會給你一些提示,讓你知道什麼時候該換盆了。你可以拿起花盆,看看有沒有根從排水孔長出來,這表示根部太密集,是時候幫植物換一間大一點的房子了。你也可以把花盆倒過來,把植物滑出來,檢查根系狀況。
此外,還有其他提示表明植物需要換盆,例如花盆變得很容易傾倒,澆水後植物很快就枯萎,新長的葉子越來越小,下面的葉子變黃,或者容易吸引昆蟲侵擾。幸運的是,換盆很容易就能解決這個問題。如果你想減少換盆時的麻煩,可以在戶外換盆,或是在工作表面鋪上報紙。換盆步驟如下:
對於初次接觸盆栽植物的朋友們來說,選擇一些易於栽培和護理的植物會較好,因為我們可以慢慢了解植物的生長習性。這些植物通常比較容易存活,並且需要較少的特殊護理和注意事項。以下是一些新手入門的盆栽植物選擇:
如果家中有汪星人或喵星人,就更要注意了,因為有些植物對牠們是有毒性的:
大家亦可考慮水種盆栽,比泥種的更易打理和較少病蟲害問題。
盆栽護理中常見的問題包括葉子變黃、變啡、葉子枯萎和病蟲害等,當我們發現盆栽有異樣時,不妨細心觀察,有需要時可撥開泥土,查看根部找出問題根源。解決方法如下:
大家可能發現到,同是澆水的問題,無論高多或少都能引起不同的症狀,這是因為植物如果根系出了問題,它們也不能吸收水分,其實就即是缺水了。一旦沒有了生命之源,整棵植物會開始變黃繼續枯萎,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文章一開頭就,處理好澆水問題也就解決了一大半的問題了。
很高興大家一步一步地跟著我們了解植物護理的注意事項,最後,讓我們一起來做過小總結吧!
盆栽植物種植的基本原則如下:
盆栽植物的種植需要注意選擇適當的土壤、盆子、光照、水分、肥料和修剪等要素,以確保植物的生長和健康。希望大家都能更有自信地照顧自己的盆栽,為家中及辦公室增添更多生命力。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