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分多少層?】圖解土壤分層及形成順序

1.土壤分層

土壤一般分為有機物層(organic layer)、表土層 (surface)、底土層(subsoil)、風化層(substratum)、底岩層(bedrock)五層。

 

1.1有機物層 (organic layer)

有機物層(organic layer),通常以「O」字代表,這層集中了未分解的植物殘體,例如枯枝落葉等。在森林土壤的表層,踏上如地毯般軟綿綿,有彈性,有機物層的厚度一般在80cm內。

1.2表土層 (surface)

表土層(surface layer),即「A」層,有最多已分解的有機質,也有來自母質的礦物質。兩者混合使這層成為很適合根系生長的土壤,植物的根部和微生物都主要集中在這裡。上層的有機物質在這層經微生物分解,成為豐富的養分,形成團粒結構,並能保存水分。

1.3底土層(subsoil)

底土層(subsoil),即「B」層,也叫母質層,擁有許多礦物質,但有機質和腐殖質的比例比表土層低很多,此層通常不受耕作影響。幾千年來,這層的黏土一直是陶瓷及泥土建築方法的主要材料來源。

1.4風化層(substratum)

風化層(substratum),又稱「C」層,這層由剛風化的岩石所組成,有豐富礦物質,但根系很難於這層生長。

1.4底岩層(bedrock)

底岩層(bedrock)是未受到風化的母岩,通常為岩石或磚塊,這些堅硬岩石不能用手挖掘。

2.土壤形成順序

【土壤分多少層?】圖解土壤分層及形成順序

土壤的形成順序起始於最底層的岩石,經風化作用,變為鬆散的礦物質,慢慢向上層推移,上層礦物質再混合植物的枯枝落葉分解成的有機物,產生不同的土層,隨著上層的土壤愈來愈厚,就更適合植物生長,和樹木發展深根系

閱讀更多其它園藝文章:

Buzztrees | 嗡嗡樹

香港園藝花藝服務配對平台。

©2025 版權所有 Buzztrees | 嗡嗡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