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的來源除了到園藝店購買一包包的種子來栽種外,大家有否想過將吃完的水果核怎樣可以延續它的生命呢?一來可以減廢、二來可以觀察由一粒冷冰冰的種子萌芽、抽葉而演變成一棵綠色的盆栽,體會生命的奧妙。在香港這大城巿中,家居比較難種果樹,但可以將它栽種成小盆栽放於餐桌和窗台,令家中增添不少園林的氣息。
究竟水果小盆栽是怎樣煉成的呢?其實一點也不複雜,首先一起來了解當中的原理。
種子發芽的一大要點就是吸水,為什麼呢?因為吸水後種子內的水解酵素(hydrolase)會被激活;如澱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它們會將其本身貯藏在種子內的澱粉、蛋白質、脂肪等水解成葡萄糖、胺基酸、脂肪酸和甘油,以供胚胎成長之用。這就是種子被激活的時刻。大自然的設計就是讓種子在確保環境適合的情況下。才會發芽生長以提高存活率。
地心吸力繼而會引導小小的根系向下生長,而種苗部分就會反地心吸力向上發展,離開泥土表面後再長出葉子。這也是為了保護脆弱的葉不會在泥土中受傷害。
什麼是催芽?
任何能引起芽生長、休眠芽發育和種子發芽的人工措施,我們都稱為「催芽」。 明白箇中原理後,我們就可以模彷大自然來讓種子發芽了。
培養土
選用優質的培養土; 品質好的泥土保水性都相對很強,摸起來不會很乾。但黏性較高的泥土通常適合種植一些大型果樹,而不適合種植小盆栽。而一些較細小的種子(例如:火龍果),最好用篩過的泥土,然後用夥粒較細的土粒來種植。
如果是一般的蔬菜和花卉種子,催芽都較簡單:
而大部份的水果種子(例如: 火龍果、橙、金桔、檸檬、龍眼、柚子)都可以跟著以下的發芽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