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常見植物病害】植物護理必讀! 7種園藝植物真菌病害分辨及解決方法!

    室內植物為我們的家居生活帶來綠意、清新的空氣和愉悅的氣氛。然而,它們有時會因為環境原因而受到各種蟲害和病害的困擾,其中真菌病害是最常見且令人頭痛的問題之一,亦是植物護理中很重要的一環。因為真菌病害的菌絲會在植物組織中生長,並從葉面吸取養分。當環境條件適合時,病原菌會形成孢子並釋放到空氣中。這些孢子會在空氣中飄浮,然後落在植物表面。一旦孢子附著在植物表面上,它們會發芽並進入植物組織內部,從而感染植物。它們可以迅速傳播並對植物的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如果不及時處理,甚至可能導致植物的凋謝或死亡。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探討由真菌引起室內植物7種常見植物病害,並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法,幫助你保持你的室內植物健康茁壯。知道這些技巧後,你就可以快速判斷植物的情況,受到那種真菌的感染和在變嚴重前立即處理, 將你的植物從病害中拯救出來。

植物葉子出現小黑點?

分辨植物感染的是真菌還是細菌

分辨植物感染的是真菌還是細菌​

    最普遍令到園藝植物生病的有蟲害、真菌、細菌和生長環境不良(這不算是感染, 但也會出現葉黃、葉枯、爛根等類似病狀)等。昆蟲的話我們一般很易能分辨出,不過有時很小的蟲看上去也會是一點點的, 我們可以留意它們會不會動,或是用棉花棒碰碰它們,看看它們能否被掃走。因為感染性的病斑是會在永久留在葉上的。想了解蟲害的分辨方法,可閱讀:【室內植物常見蟲害】辨識及防治方法, 當中有詳細的介紹。

    然而,要分辨植物感染的是真菌病害還是細菌病害,通常需要仔細觀察植物的病徵。

     首先,真菌病害通常會在植物上形成綿狀菌絲、霉菌或子囊菌,並伴隨著顏色不同的斑點、病斑或粉狀物。真菌病害還可能在植物的花朵、葉片或果實表面形成霉層。而細菌病害通常會在植物上形成水浸狀病斑,顏色多為深褐色或黑色,有時還會有黃色或白色的分泌物,或會有。

    其次,真菌病害通常是由植物上的真菌孢子感染植物組織,引起黃化、萎凋、裂開或死亡等症狀。而細菌病害通常是由病原細菌侵入植物組織,引起軟腐或疣狀病變等症狀。

      所以, 簡單來說,如果我們看到有病斑、霉狀或粉狀的感染,那大多都是真菌, 細菌感染的特點通常都是有點水汪汪,軟腐的。明白了它們之間的分別後,我們來細看常見的真菌病害。

盆栽常見植物病害:

1.灰黴病(Grey mold)

灰黴病(Grey mold)​

    灰黴病是由Botrytis cinerea真菌引起。它通常呈現灰色霉菌狀,會影響多種室內植物,特別是多肉植物和花卉。出現灰黴病原因通常是通風不良和過度擁擠的植物種植環境。它的特點是會導致植物出現褐色腐爛的斑點和模糊的灰色霉菌。灰黴病偏好潮濕的環境,尤其在植物受傷或處於高濕度條件下更容易感染。它會在受傷的組織上繁殖,並在高濕度環境中迅速蔓延。它首先出現在植物的上部葉子上,然後迅速傳染到下面所有的葉子和莖部。其中一個區別灰黴病感染與其他黴菌的方法是它很快的傳播速度。

  預防措施:

  • 提供良好的通風環境:確保植物周圍的空氣流通良好,避免濕潤和悶熱的環境,這有助於減少真菌的生長和傳播。
  • 避免濕潤的植物表面:避免噴灑水到植物的葉子上,而是在植物的根部進行澆水。這樣可減少植物葉面的水分,特別是在晚上或濕度高的時候。
  • 減少植物葉片之間的接觸:若植物葉子量多,可嘗試疏減葉量,把過多的葉剪去,這有助於減少病害的傳播。

處理方法:

  • 若發現植物受感染,立即剪走受感染的部分
  • 摘掉所有感染的葉子
  • 減少澆水和施肥;保持葉子乾燥;
  • 在處理其他植物之前,務必徹底洗手和消毒使用過的用具
    如何清潔和消毒你的園藝工具和農具?
  • 灰黴病特別喜歡苦苣科植物。
    可使用有機天然的防菌劑,如葵無露苦楝油礦物油等,它們也可有效預防昆蟲媒介帶來的孢子。

2.白粉病(Powdery mildew)

白粉病(Powdery mildew)​

    白粉病病菌會在植物葉子和幼嫩部位上形成一層白色或灰白色的粉末狀霉菌斑點。這些斑點通常出現在植物的頂部和新生葉子上,並逐漸傳染到其他部位。受感染的葉片可能會變黃、萎縮,並最終導致植物生長不良。白粉病同樣出現於高濕度的環境, 在相對濕度較高(50-90%)的環境下,特別容易發生, 主要影響葉片的上表面, 而且不需要明顯的水分或傷口來進行感染。

    它由多種真菌屬引起,其中最常見的是Erysiphe、Sphaerotheca、Leveillula和Oidium屬的真菌,可以影響各種植物,包括蔬菜、水果和觀賞植物。有時昆蟲們也是傳播疾病的媒介之一, 因為它們若到訪過受感染的植物,便有可能把孢子帶來, 特別是蚜蟲,如發現有蚜蟲,也應進行蚜蟲防治。

預防措施:

  • 提供良好的通風環境:確保植物周圍的空氣流通良好, 減低濕度。
  • 適當的光照:提供適當的光線和日照,避免植物處於過於陰暗潮濕和陰涼的環境中,這有助於減少病害的發生。
  • 使用生物防治:一些有益的生物,如蜘蛛捕蠅草(Drosera), 可以用於控制粉狀黴病。它是一種肉食性植物,它具有特殊的葉片結構,上面覆蓋著黏性的觸手。這些觸手上的黏液可以吸引並捕捉昆蟲,包括可能攜帶粉狀黴病孢子的昆蟲。共同種植這些肉食性植物可以幫助減少感染的風險。

處理方法:

  • 將植物感染部分切除並丟棄,然後增加植物周圍的通風。
  • 另外如果一直是使用膠花盆的話,可以考慮更換成陶瓷盆;膠盆不透氣,容易滋生黴菌。即使濕度高,只要通風良好,黴菌都不易生長。

3.霜霉病(Downy mildew)

霜霉病(Downy mildew)

    霜霉病是由屬於Peronosporales目的真菌引起的病害。它在植物葉面上先形成灰白色或黃色的小斑點,再擴大成圓形或橢圓形的霉菌絨毛病斑。通常在濕潤環境下發生, 當環境濕度高且溫度在15°C至25°C之間時,病原菌最容易生長和傳播。由於它的病原菌需要植物上的水滴或水蒸氣作為傳播媒介,因此葉面濕潤環境是霜霉病感染的關鍵。

    霜霉病的病徵表現在植物葉片上,具體病徵可能因植物種類和感染程度而異。一般而言,霜霉病的病徵包括:

  • 葉片或果實上出現灰白色或黃色的斑點或銀白色的絨毛。
  • 斑點逐漸擴大,形成灰白色的塊狀覆蓋物。
  • 受感染的葉片可能變形、扭曲或脫落。
  • 植物的生長受到抑制,可能導致變形。

預防措施:

  • 選擇抗病品種:選擇對霜霉病抵抗力較強的植物品種,可以減少病害的發生。
  • 確保良好通風:把植物種植在良好通風的地方,避免過度密集種植。
  • 避免噴灑水到植物的葉子上,在植物的根部進行澆水。
  • 適當管理植物:確保植物獲得足夠的陽光和空氣流通,並遵循適當的澆水和施肥方法,以增強植物的健康和抵抗力。

處理方法:

  • 處理方法與上面的類似,察覺感染後立即移除受感染的葉子和植物部分,並用袋包好丟棄。
  • 千萬不要把受感染的部分拿去堆肥,這樣會使堆肥中病有病菌孢子。
  • 清潔工具和設備:徹底清潔使用過的剪刀、種植容器等工具,以防止病原菌的傳播。

4.猝倒病(Damping off)

猝倒病(Damping off)

    如果大家喜歡從植物種子開始種植, 慢慢看著它發芽成長, 那就要特別注意猝倒病了。猝倒病是一種由多種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包括屬於Rhizoctonia、Pythium、Fusarium和Phytophthora等屬的菌種。這些病原菌通常存在於土壤、種子和種植介質中。它主要發生在幼苗期,在高濕度和高溫度的環境下更易傳播。

    它會導致幼苗在發芽後突然枯萎和死亡,受感染的幼苗會從莖部近地面處軟倒,可能會出現暗色病斑。所以如果你發現出現問題的都是幼苗,那就很大可能是猝倒病了。猝倒病的病原菌主要存在於種子、種苗和種植介質中,當幼苗發芽時,病原菌侵入幼苗組織,破壞幼苗的生長點和莖部組織,導致幼苗無法繼續生長。

猝倒病還有些特別的病徵:

  • 種子腐爛:種子可能在發芽前腐爛,無法發芽。
  • 幼苗枯萎:已經發芽的幼苗在生長過程中突然枯萎和死亡。
  • 莖部腐爛:幼苗的莖部可能出現腐爛、變黑或變軟的現象。
  • 根部腐爛:病原菌感染根部,導致根部變軟、腐爛,幼苗失去養分吸收能力。

預防措施:

  • 選擇健康種子:選購具有良好健康狀態的種子,避免使用受損或感染的種子。
  • 種植介質消毒:使用消毒過的種植介質,可以通過蒸汽消毒、化學消毒或太陽曝曬等方法來殺滅土壤中的病原菌。或購買全新已經消毒的培養土。
  • 控制濕度:避免過度澆水或種植介質保持過濕,保持適當的濕度有助於降低病原菌的繁殖和感染風險。
  • 改善通風:提供良好的通風環境,避免幼苗長時間處於潮濕、密閉的環境中,有助於減少病原菌的侵染。
  • 種子處理:可以使用種子消毒劑或種子浸泡在熱水中進行熱處理,以殺滅潛在的病原菌。
  • 生物防治:一些有益的微生物,如拮抗細菌和真菌,可以用於防治猝倒病。它們能夠競爭性地與病原菌競爭資源並抑制其生長。

處理方法:

  • 分隔感染植物:如果植株已受到猝倒病的感染,應立即將其從其他植物分開,以避免病害擴散。受感染的植株應盡早除去並棄置。

  • 更換新的泥土: 用全新的培養土種植其它未受感染的植物, 因為舊土可能含有病原菌。

  • 強化植物健康:健康的植物更能抵抗病害。提供足夠的陽光、營養均衡的土壤和正確的栽培方法,有助於增強植物的健康和免疫力。

  • 使用有機生物性防治劑如枯草桿菌(Bacillus subtilis)和螢光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等拮抗細菌產品或,木霉菌(Trichoderma)等真菌產品,它們能夠與病原菌競爭資源並產生抗菌物質。一般可以到園藝店購買,按照指示進行使用。

5. 炭疽病(Anthracnose)

    炭疽病的症狀與它的名字一樣,一開始時在植物的葉子、果實、莖幹等部位出現圓形或不規則形狀的黑色或深褐色斑點,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擴大,病斑邊緣可能變成灰白色或紅色,後期斑點中間部位凹陷,底部會脫落,形成一種瑞士芝士般的效果。炭疽病的主要病原菌屬於Colletotrichum屬,這些真菌喜歡在潮濕和溫暖的環境中生長繁殖,並透過植物的傷口進入植物組織中。

預防措施:

  • 排水良好的環境:為盆栽提供良好的泥土和介質比例,增加排水能力,避免積水,減少病原菌在潮濕環境下生長的機會。
  • 空氣流通:提供足夠的空氣流通可以減少環境濕度,消除病原菌的生長條件。
  • 提供充足的陽光、正確的灌溉和適當的營養,有助於增強植物的抵抗力。抵抗力足夠的植物較少受感染。

處理方法:

處理受炭疽病感染的植物與上述的病害大致相同,我們要

  • 及時修剪和剪除受感染的植物部分, 這點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於早期處理,就可以避免植棵植物受感染。
  • 消毒好工具
  • 可使用有機天然的防菌劑,如葵無露苦楝油等噴灑葉面,
  • 以及改善種植環境,把植物放到更通風,光線明亮的地方。因為病害的發生很大部分都是因為環境不良。

6.葉斑病(Leaf spot disease)

葉斑病(Leaf spot disease)

大家常說的葉上小黑點應該都是葉斑病了。它可以影響多植物,包括蔬菜、花卉和觀賞樹木等,它的特徵是會在植物的葉子或其他綠色組織上引起小型至中型的斑點。這些斑點會有不同的顏色,如黃色、褐色、黑色或灰色等。而斑點的形狀也多變,可以是圓形、不規則或橢圓形,有明確的邊緣,有黃色暈環,斑點會逐漸擴大並合併成大型的斑點

    葉斑病的病原菌種類眾多,包括真菌、細菌和病毒。常見的葉斑病病原菌屬有Alternaria、Cercospora、Septoria、Xanthomonas等。而造成葉斑病傳播的通常是潮濕和通風不良的環境,特別是高濕度和多雨的季節。

    如果植物組織上有傷口,如葉片上的割傷、裂口或昆蟲咬傷,就更易為病原菌提供了進入植物組織的入口,而通風不良的環境會增加植物組織表面的濕度,有利於病原菌的生長和病害的發展。

預防措施:

  • 保持植物周圍的區域清潔,清除落葉、植物殘體和其他有機物,以減少病菌的生長和繁殖。
  • 適當澆水:避免過度澆水和水分積聚,尤其是在葉子和花朵上。
  • 控制植物密度:避免植物過於密集,以便空氣流通和降低潮濕度。
  • 選擇健康的植物:盡可能選擇健康的植物,因為帶有損傷可能會導致植物容易感染病菌。

處理方法:

  • 特別注意種植密度和通風。已清除的落葉、病害植物組織和其他可能的感染源要將它們放入垃圾袋中並適當處理,避免將病原菌再度引入環境中。
  • 不要對葉直接澆水,可選擇在盆底吸水或把水澆到泥土中。
  • 改善種植環境,提供良好的種植環境,包括適當的日照、土壤排水良好和適當的溫度。健康的植物通常具有較強的抵抗力,能夠更好地抵禦病害的入侵。

7. 根腐病(root rot):

根腐病(root rot)

    顧名思義,根腐病主要引起植物根部腐爛,導致植物因不能吸收水分和營養而生長衰弱和死亡。我們會看到植物的根部出現褐色或黑色的腐爛情況,根部組織變得軟弱且易斷,也會散發出腐爛的氣味。植物的葉片出現黃化,顏色變淡,生長緩慢,可能會出現枯萎和落葉的現象。

    根腐病的病原菌包括多種真菌和細菌,最常見的是屬於Pythium、PhytophthoraRhizoctoniaFusarium等菌屬的真菌。根腐病與土壤濕度過高和通氣不良有關,過濕的土壤使得根部無法得到足夠的氧氣,而且提供了真菌生長所需的濕潤環境, 所以就會使根部變弱,根腐病的病原菌可以通過土壤中的孢子或病原菌體進入植物的根部組織。

    受傷的根部更容易被病原菌感染,因此我們如果要修剪植物根系時要確保根部放於空氣流動的地方數天讓傷口痊癒才放回泥土中。

預防措施

  • 提供良好的排水系統,避免土壤過濕,以確保根部能夠獲得足夠的氧氣。
  • 適當地澆水,避免過度澆水或水分積聚。
  • 使用已消毒或新的泥土,減低病原菌的引入機會。
  • 避免傷害植物的根系

處理方法:

  • 若發現將受感染的植物,立即把它從其他健康植物中分開種植, 修剪黃的葉片和已腐爛和受感染的根部,用手按下去如果是軟的而已呈現褐色,那就表示已壞死,需要剪掉。
  • 修剪後放在通風地方2-3天,直到根部乾燥,傷口痊癒,便可重新種到新的泥土中。記緊要消毒修剪的工具。

    植物病害對於我們喜愛的室內植物來說是一個常見的挑戰,但透過正確的識別和適當的處理方法,我們可以有效地控制這些真菌性病害。保持植物的健康狀態是防止病害發生的關鍵。提供良好的生長條件、適當的營養、適時澆水和通風,可以增強植物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風險。

    大家可能都留意到,如果植物受到真菌病害的侵害,我們採取行動其實都差不多,因為不論病菌的種類,原則都是隔離和改善種植環境。常用的處理方法可能包括剪除受感染的部位、使用有機生物性防治劑、保持植物周圍的乾燥和清潔等,化學殺菌劑我們就不在這介紹了,大家若有需要,可以到嗡嗡樹的除蟲用品的供應商頁面尋找或到附近的園藝店,通常一跟他們說出病害的名稱,專家們就能立即介紹適用的產品給各位。

   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密切觀察植物的健康狀態,及早發現任何異常症狀並採取適當的措施。保持良好的植物護理習慣和定期檢查,可以大大減少真菌病害的風險喔!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關於植物病示的資訊,可以到USDA的網站上查看,上面有很多有用的資訊!

閱讀更多:

Buzztrees | 嗡嗡樹

香港園藝花藝服務配對平台。

©2023 - 2024 版權所有 Buzztrees | 嗡嗡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