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家旅行時,是否也會擔心自己家中的植物沒有人照顧呢? 度假外遊可以由數天到數個月不等,有時一家人出遊也難以拜託他人幫忙。這也是很多熱愛旅行的朋友們常有的煩惱。幸運的是,原來有很多巧妙的方法可以在我們不在場照料植物時保持植物水分。無論您的假期有多長,都有一些技巧可以讓您的植物在您回家之前保持健康。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分享7個旅行時如何澆花的方法,以及如何DIY 自動澆水器,讓你的植物在你離開時仍能茁壯成長,讓你更加安心地享受旅程。跟著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如果您離開長達一周,這方法非常適合為盆栽植物澆水。
旅遊出門時間: 一星期
適用盆栽: 小至大型盆栽
做法:
1.洗淨一個舊酒瓶或汽水瓶,然後灌水至瓶頸。同時,您可以在瓶子裡加入液體肥料。
2.將拇指封住瓶子頂部並將其翻轉過來(拇指可防止水於瓶子倒轉時流出) 。將瓶頸位置埋進盆中的土壤約 7- 10cm (3-4寸)深,然後移開拇指。
3.您可以在水位處用箱頭筆畫一條線,然後數小時後回來檢查,瓶內的水有否正常滲出; 如果水位仍然在同一個位置,則可能是土壤堵塞了瓶子。這情況便需要將瓶子取出並重新插入。這方法的原理是利用泥土給水的壓力,讓水慢慢流出來,達到每天都有少量澆水的效果。潮濕、壓實的土壤會阻止水流出。 當土壤乾燥時,土塊之間會出現縫隙,讓空氣進入。 然後空氣便會從瓶子裡擠出一些水來澆灌您的植物。
4.一個酒瓶大概可為1平方尺的盆栽提供足夠10天的水量, 如果是小型盆栽, 可以使用較小的瓶子,例如蘇打水或啤酒瓶。如果水位有變動, 就代表自動澆水系統運作正常了!
另一種在您外出時,保持植物水分的巧妙方法是利用汲水棉線或汲水軟管。這方法對室內植物特別有用,它的好處是較有彈性。由於棉線汲水法不需把整個玻璃瓶倒轉插入泥土中,所以,瓶子的大小可以隨著您離開的日數而調節;離開的時間越長,就選擇一個較大的瓶子吧。
旅遊出門時間: 一星期 ~ 一個月
適用盆栽: 小至中型盆栽
做法:
1.準備一個罐子、杯子或瓶子,裡面裝滿水。放於花盆旁邊並避免陽光直射。承起花盆位置高於盆栽效果會更佳,因為這樣可產生較大的壓力差。
2.把瓶子注滿水,一般來說,4公升的水可為一棵大型植物澆水約一星期。
3.剪一段棉線、膠管或繩子,大約 1 寸寬的棉布條也可以。 棉線最少需 0.3厘米直徑。因為太幼的話,汲水量會不足。您也可以將 3 條棉布條綑在一起來使用。
4.將棉線的一端放入瓶子的底部。
5.將棉線的另一端插入土壤中,深度約7-10 厘米(3-4寸)。
6.盡量避免植物和瓶子被陽光直接照射,因為陽光會令水分蒸發過快。另外,我們建議使用瓶口較小的容器以減慢水分蒸發。
這是棉線汲水法的變奏版。除了把瓶子獨立放置之外,您也可將花盆放在容器上方,然後將棉線從花盆底的排水孔拉出來。這樣可大大減少水分蒸發,並有助於植物底部的土壤保持濕潤。這方法既方便又美觀,但較適用於小型盆栽。
旅遊出門時間: 一星期 ~ 一個月
適用盆栽: 小型盆栽
做法:
1.準備一個直徑與花盆相約的盆或杯。容器越深、能提供的灌溉時間越長。
2.嘗試把花盆放進容器中,然後量度棉繩需要的長度。將棉繩的其中一端放進泥土的7-10厘米深的位置,而另一端則需完全觸及到容器的底部。
3.剪一段棉線(直徑: 0.3cm )或棉布條。
4.將棉線的其中一端由盆底的排水孔插入花盆底部的土壤中,大約 7-10 厘米 (3-4寸)深。
5.把瓶子注滿水; 1 公升的水可為您的小型植物澆水約1~2 星期。
6.將棉線的另一端放入水中。盆栽架於容器上方可減慢水分蒸發。
對於一些對空氣濕度要求高的盆栽(如蕨類),我們可使用迷你溫室法。要注意的是: 使用這方法別忘記把盆栽搬到陰涼的地方,否則很容易會焗壞植物。至於一些對濕度要求低的植物,這方法便不適用。
旅遊出門時間: 一星期 ~ 一個月
適用盆栽: 濕度要求高的小型盆栽 | 苔蘚、蕨類
做法:
1.將一條濕毛巾放入一個大的透明膠袋的底部。
2.把植物放在毛巾上面。
3.把膠袋套上; 不透氣的膠袋會將水分收集於袋子內,使其滴回植物中,從而為它們澆水。
4.輕輕地把膠袋繫好,預留一些空隙讓空氣流動,您也可以在袋邊篤一些小孔。
5.讓植物遠離陽光; 少量散射陽光是可以的,但直射的陽光會使袋子變熱並灼傷植物。
如果家中的植物是需要水分很多,如一些大的觀葉植物,可以考慮使用這個方法。但對於多肉植物或仙人掌類,就最好使用棉線汲水法。因為太多的水分會使它們的根腐爛。
旅遊出門時間: 一星期 ~ 一個月
適用盆栽: 需水量高的室內盆栽 | 蕨類、銅錢草等
做法:
1.把浴缸或水槽的排水孔塞上。
2.在浴缸或水槽上放置毛巾,再把植物放在毛巾上。
3.開水龍頭以加入 5-7 厘米(2-3寸)深的水; 水位足夠浸住毛巾和花盆的最底部分。
4.植物會根據需要透過花盆的排水孔來汲水。
這方法適用於戶外種植的盆栽。原因是可以在下雨時,利用收集雨水來補充水分。盆栽泥土乾燥時可汲取瓶中的水分。
旅遊出門時間: 一星期 ~ 一個月
適用盆栽: 戶外小至中型盆栽
做法:
1.準備一個2-4公升的膠瓶,在底部刺 2 個孔。
2.再在瓶側刺 3個孔。由於膠瓶將會放置於盆栽的一邊,所以您只需要在面向植物的一側打孔。
3.盡量不要刺超過 5 個孔; 因為太多孔會很快把水耗盡。
4.利用工具挖掘植物旁邊的泥土,過程中小心不要傷害到植物的根部。
5.把膠瓶埋進泥土中,將有孔的一側朝向植物。
6.在出發前先徹底澆灌植物並將膠瓶注滿水,避免令泥土處於乾涸狀態。
7.若下雨的話,瓶子透過收集雨水來補充水分,以延長可灌溉的時間。
我們可以在出遊前,先為植物澆水,讓水浸透植物的土壤。因為乾燥的土壤會很快便開始吸收瓶子裡的水,這會減低自動澆水系統可持續的時間。澆水後需檢查土壤是否仍然乾燥; 您可將手指伸入表土中。如果感覺乾燥,請再次澆水。
將盆栽植物移至陰涼處,這有助它們保持水分、減慢泥土變乾的速度。
大家也可以準備一盆水,放置於植物旁邊,這可增加室內空氣的濕度。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2025 版權所有 Buzztrees | 嗡嗡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