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岩桐(Sinningia speciosa)有很多花色, 是一種很美的室內觀花植物,但往往買回家後,我們就發現盆栽只是不停地長出新葉子,卻一直不開花,很令人困惑,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適當的養護技巧可以讓它在室內也能持續開花!在良好的狀態下,大岩桐每次開花能持續2個月,十分耐看!
一般來說,大岩桐不開花有幾個可能性:
大岩桐需要充足的陽光才能開花。如果您的植物長期種在陰暗的環境中,或是接收到的日照時間不足,它不能產生足夠的能量來形成花朵。大岩桐是半日照植物,最適合生長的環境是明亮的散射光,每天約3-4小時光照,不需要陽光直射也可以,嘗試將植物放置在明亮的窗戶旁邊,窗邊最好是有光可以斜射進來的。或是考慮使用輔助照明燈來增加光照強度。但如果你是種在室內只靠燈照來補光,這樣不足夠讓大岩桐開花。最適合大岩桐居住的環境首選是「露台內側」或是「室內窗邊」。
缺乏適當的營養也可能阻礙大岩桐的花朵生長。大岩桐準備開花時需要很多養分,特別是鉀元素,如果泥土內的鉀不足會引致無法開花,可以嘗試使用開花植物專用的肥料,補充鉀,促進植物的健康生長和花芽形成。遵循肥料包裝上的指示,避免過度施肥。
這是新手種植盆栽時經常出現的情況,因為我們往往會不為意地給予植物過多的氮肥。氮肥對長葉很有幫助,但對於促進開花就會有反效果, 造成葉子一直長,但總是開不了花的情況。植物需要三大主要元素和一些微量元素來生長,氮主要用來長葉,鉀和磷用促進根系發育及開花結果。因此,若果氮肥比例太高,盆栽會覺得現時是吸收營養長大的好時機,然後選擇延遲開花甚至不開花。
大岩桐開花後就要進行修剪。因為大岩桐開過花的枝條會因營養消耗而老化,很少機會會再開花。所以一般在大岩桐開出首輪花後,就要進行修剪,把老枝和已凋謝的乾花剪掉。這樣可以刺激盆栽重新長出新枝。修剪時剪至貼近第二花苞或花芽對上基部的位置,要小心不要剪掉其他花芽。
把枝連同上面凋謝的花也一起剪走,花謝掉就是修剪的最佳時機,剪至接近基部的位置。若只是把謝掉的花朵剪掉,並沒有刺激再開花的作用。注意修剪後不要澆水到傷口上,澆水時,澆植物周邊的介質就好,或是讓植物從盆底下吸水。若修剪的剪刀曾經修剪過有病害的植物,要消毒後再修剪大岩桐,避免感染。(如何消毒你的園藝工具?)
這通常是因為氮肥過多而引起, 可以轉用高磷肥配方,因為有時均衡配方都會有較多的氮。
若你發現把大岩桐搬到窗邊後它葉子的顏色變黃變淺,通常有幾個可能:
光照太強
光照太強會破壞葉片的葉綠素,讓葉子變黃,儘量不要讓它被陽光直接照射。有時候因為季節變化,陽光射入室內的角度改變了 ,可能就會讓大岩桐曬到過強的陽光而變色。
水傷
如果葉片上有不規則的黃色、淺色斑塊,那可能是「水傷」。大岩桐整片葉子毛絨絨的,澆水時水分會容易留在葉上,如果留的時間太長,就有可能會讓葉子表面的細胞受損,造成水傷的斑紋。
這可能是有紅蜘蛛侵擾,,檢查植物的葉片,特別是底部,看看有沒有絲狀網的存在,若有,便要及早處理: 紅蜘蛛的解決方法。
可能是薊馬導致, 可以嘗試使用有機自製驅蟲液處理。
閱讀更多其它園藝文章:
©2025 版權所有 Buzztrees | 嗡嗡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