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美食】隱於山林的百年素菜|玻璃屋中的下午茶

上篇《藏於棚屋群中的魚菜科學園》及《解開大澳棚屋木柱不朽的秘密》同大家介紹過棚屋木柱的獨有品種和小巷中的魚菜共生,今篇我會繼續同大家放慢腳步遊覽大澳美食:

【大澳美食】隱於山林的百年素菜

【大澳美食】隱於山林的百年素菜​

從碼頭一落船向右前方望,會看到紅色圍欄的海濱長廊。沿著海濱長廊漫步,左手邊是紅樹林,右手邊是南中國海,長廊就正正是鹹淡水的分野。今天下著毛毛雨。

當行到海濱長廊盡頭,發現一個古村落- 南涌村。這個古村落種植了很多植物,加上煙雨迷濛的天氣,真的有種尋幽探勝的感覺。

越往村內行,喧鬧的人聲便越來越近。當見到一幅很大的白色牆,上面寫著「東方小衹園(齋) 」時,人聲從頭上傳來,抬頭一望發現是間深山的素菜館。

雖然來過大澳很多次,但都未曾試過這餐館,即時令人想嘗嘗。

用膳的地方位於上層,我的座位就正正在大樹丫旁邊,吱吱的雀鳥聲和不時有蝴蝶飛過,感覺就像在樹屋上進餐。我們點了荔茸酥卷、菠蘿脆卷和幾道農家菜,味道非常可口、食材很新鮮。食飽後,我們選擇不走回頭路、往新村天后廟的方向散散步以消除剛才盛宴的罪惡感。

生命力十足的紅樹林

踏出南涌村沿路兩旁均是紅樹植物。紅樹林屬於潮間帶的濕地生態,位於河口位置,介乎鹹淡水之間。

由於它位置隱蔽,較少受到海浪的衝擊讓豐富的養份慢慢沉澱。紅樹林除了為海洋生物提供食物、築起天然堤壩來抵受海浪,它還是一個過濾器; 吸收水中有害的物質。

繼續向前行,遠望樹上有些小白鷺站在樹冠上,他們有些站在水裡靜悄悄地跟蹤獵物。行人路兩旁長滿秋茄樹 (又稱「水筆仔」),果實散滿一地; 成功插在泥土中就可培育出幼苗,一整片的紅樹林就是這樣形成的。

當停下腳步,細心看樹根位置和泥土上大大小小的洞,便會發現「它」的足跡;「它」便是印度新脹蟹。它們喜愛在陰暗的樹根和隧道(泥洞)內橫行,跟蹤「它」真的不是易事。很可惜地,當天未能尋找它的鄰居- 彈塗魚。如果時間許可,您可以發掘更多有關紅樹林生態的知識 及停下來尋找一下區內的物種

種子收藏系列

從郊外放空地慢步,雙腳很自然地向鬧哄哄的巿集去,去找吃和shopping 的地方。

閒逛至大涌橋附近的一間文青日系樓上舖 – 半山石商店。穿過窄窄的木樓梯,發現很多精緻的手工裝飾。其中位於收銀櫃枱的風乾種子非常引人注目。

枱上琳琅滿目的種子都被標上各自的品種名稱。店員讓我拿起種子、慢慢地用手摸著,感受一下不同種子有著不同的質感;有的滑溜溜、有的坑紋深、有的毛茸茸、有的刺手多層次、有的像戴上冷帽子、輕輕搖晃便聽到內裡果實碰壁的聲音。

由於種子類別的標籤不能盡錄,店員很有耐性地逐一向我介紹沒有標籤種子的名稱。其中一個最印象深刻的必定是白玉菩提;外殼為坑紋粗糙的棕色,打磨後竟變成滑滑的玉白色,坊間相傳有驅散負能量的作用。

店員即場用磨機示範並教我們如何用蜂蠟保養風乾的種子令它變得光亮。原來掉下的種子經風乾後可作不同的裝飾/擺設,令家居添上原野的色彩。忽發奇想… 種子和人一樣; 有著不同的材質。打磨並不是令種子磨蝕、而是想將之變得更光更滑更光亮。一粒乾的種子反而可以歷久常新,店主應該是個種子收藏家呢。

玻璃屋中的下午茶

行了一段時間,中午的齋菜消化得七七八八了,想找個沿海舒適的地方坐坐歇息一番。早前找資料,看到人們熱棒的玻璃屋頂餐廳 Tai O Lockout,我被那玻璃屋温室的建築設計吸引了,所以立刻加快腳步前往大澳文物酒店。

假日等候的客人較多,我們從室外望進去一目了然; 自然採光的建築特色令整間餐廳都顯得十分光猛。

坐下來更感受到和暖的陽光。由於餐廳裝有多把吊扇,所以氣溫適中。若當天幸運地被安排坐在窗旁的話,便可透過巨形玻璃觀望到海景。

吊扇下帶來陣陣微風,邊吃著富有大澳特色的蝦醬炸雞翼,便可以chill 一個下午。

若您和我都一樣,都是熱愛種植和大自然,亦來過大澳數次。不妨試下這種另類的慢遊大澳。

Buzztrees | 嗡嗡樹

香港園藝花藝服務配對平台。

©2023 - 2024 版權所有 Buzztrees | 嗡嗡樹